寬敞整潔的接處警大廳、集中高科技設備的綜合指揮室、貼有“定分止爭、化解矛盾”字樣的警調工作室和接待轄區居民的視頻查詢室……在寧波市公安局鄞州區分局姜山派出所,現代化的警務設備一應俱全,前來辦事咨詢的群眾也是絡繹不絕。作為全國百強鎮、省級中心鎮、市衛星城試點鎮,姜山鎮的經濟發展和平安建設凝聚了姜山派出所民輔警的辛勤付出。
“四級閉環處置機制”
姜山鎮轄區面積87.8平方公里,有60個村社、8.4萬戶籍人口、10.3萬流動人口,人口基數龐大,外來務工人員多,日均警情達37起,其中糾紛類警情占了三分之一,且大多數是感情糾紛,處置不當容易發生民轉刑事件,甚至引發重大刑事案件。面對嚴峻復雜的治安形勢,姜山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推行糾紛警情“四級閉環處置機制”,通過分級管理、動態跟蹤、精準化解,實現“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今年以來,該所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重復報警量同比下降12.8%,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該所將所有糾紛警情,在民警當日處置完畢后,按風險程度由高到低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實行“專人專案、限時回訪、動態降級”的全流程管理。對A、B、C三類糾紛,要求民警3天、5天、7天內通過上門或電話回訪跟進處置,直到降至D級無風險閉環。處置過程必須全程留痕有佐證,每日由教導員檢查化解進度,每周全所通報,每兩周開展專題研判。針對重復報警3次以上的“釘子案”,推行所領導包案制,整合鎮、村等多方力量攻堅化解。
前不久,轄區一網紅村因外來車輛太多,設置了非本村村民汽車收費標準。一村民親戚長年免費進出慣了,突然要收費,便怒氣沖沖地揚言要把停車道閘掰掉。派出所接警后趕到現場進行了調解,雖當時放行讓車輛進去,但研判后認為仍存在一定的風險,便將事件定為“C”類。之后民警回訪發現,類似這樣的村民親戚不是個例,今后難免會再起糾紛,便與村書記商討,建議本村村民名下的車輛可否綁定1輛親情車。村里采納了這一建議,修改了停車收費標準,使C類事件降至為D類閉環,消除了矛盾糾紛升級的隱患,也避免了重復報警的發生。
為提升警調工作的能力與水平,姜山派出所還與律師事務所達成了“警律聯調”合作,每周一由律師到派出所“坐堂”,為糾紛調解提供專業的法律支撐;平時則通過“警律合作群”,以遠程視頻方式參與調解工作。
“過去糾紛調解后易出現反彈,現在通過分級跟蹤、降級閉環,真正做到案結事了?!苯脚沙鏊L王陳立介紹說,該機制運行一年多來,累計降級處置糾紛3181起,其中177起疑難矛盾糾紛經包案領導協調后徹底化解。
“范叔調解工作室”
近日,“范叔調解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范叔也正式從“群眾口口相傳”變為“官方認證”。范叔名叫范梅崗,今年剛從姜山派出所社區警務隊隊長的崗位上退下來,有著20余年的調解工作經驗,每逢鎮里和派出所遇到疑難的矛盾糾紛和信訪事件,他都是攻堅化解的骨干力量,已累計化解矛盾糾紛800余起,重案化解率100%、群眾滿意度99%。
退下來的范梅崗做調解工作更有勁了,正如他所說“現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來開展矛盾糾紛和信訪事件的調解化解工作”,鎮里和所里也因其調解工作經驗豐富和對群眾熱情,專門為他成立“范叔調解工作室”,作為姜山鎮平安建設及和諧發展的新名片。
范梅崗的調解工作方法,著重于“以法為基、以情為橋、以心換心”,他的工作筆記扉頁上寫著“調解不是和稀泥,是要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姜山某商城業主張女士因與商城產生商鋪產權糾紛,持續幾年一直在訴訟,還多次升級至以敲鑼打鼓的形式阻擾商城經營。面對如此棘手難題,范梅崗沒有急于求成,而是以情為橋“交朋友”,先是耐心傾聽張女士傾訴,再以法釋理講大局,然后陪張女士到相關部門協商,探討解決方案。久而久之,張女士索性把整件事都托付給了范梅崗。范梅崗也不負所托,最終促成這起商鋪產權糾紛圓滿解決。張女士感慨:“范叔真把我的事當成自家的事辦了!”
如今,“范叔調解工作室”即將開啟新的征程,除日常繼續開展調解工作外,還要為派出所、鎮里實施調解人才梯隊建設,培養出一批專業化多面手的調解人才,組建一支“老中青結合、專兼職互補”的調解隊伍,通過“以案代訓”等方式,提升姜山派出所整體警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