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你們,現在我心里的石頭終于放下了……”近日,舟山市嵊泗縣的王阿伯(化名)拉著縣司法局工作人員的手連連道謝。一段山路,一張送上家門的公證書,讓王阿伯感受到了全域步行“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的效率與溫暖。
今年7月,“航行中的司法所”工作人員在枸杞島了解社情民意時,接到枸杞鄉村民求助。97歲的王阿伯因兒子遺留房產問題需要辦理公證業務,雖然家附近1公里處就有公共法律服務自助機,可由于辦理公證需本人到場,而王阿伯的家位于半山腰,下山的路途對于高齡的王阿伯來說也是種負擔,一家人為此一籌莫展。
了解情況后,工作人員主動承擔起材料審核和情況摸底工作,并用擔架將王阿伯抬下山,十來分鐘的山路他們走得小心翼翼。隨后,在公共法律服務自助機前,工作人員指導王阿伯成功辦理了公證業務。辦好的公證書可選擇郵寄上門,也可自己到辦理點領取,考慮到王阿伯的情況,“航行中的司法所”工作人員一周后將公證書送上了門。
“航行中的司法所”,是嵊泗縣司法局為了讓法律服務更加貼近群眾而于去年年底推出的創新舉措。嵊泗是我國最東部海島縣,特殊的地理條件使得海島群眾在享受法律服務方面一度遭遇難點。為此,嵊泗縣司法局以“三個全覆蓋”為引領,傾力打造全域步行“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并創新推出“航行中的司法所”,組建由專職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專職人民調解員等63人組成的法律服務團隊,每月定時乘船前往偏遠海島,為當地群眾提供法律援助、糾紛調解、法治宣傳等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
在綠華島,去年底某漁民因出海作業導致十級傷殘,“航行中的司法所”獲悉后,立即安排援助律師、人民調解員下島,2天內就幫該漁民與雇主簽訂賠償協議,并為其申請了司法確認,確保后續賠償到位;在灘滸島,“航行中的司法所”克服風浪大、信號不好等困難,為島上居民送去法律服務和普法宣傳……“以前是我們找服務,現在是服務主動送上門?!焙u居民紛紛點贊“航行中的司法所”。
為打通公共法律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嵊泗縣司法局以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原點,鄉鎮、村(社區)服務專區為輔助,公共法律服務自助點為補充,打造“1+7+39+N”的法律服務供給網絡,從而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海島陸域步行15分鐘可及。
值得一提的是,司法局還在全縣近500艘漁船上設置漁業法務咨詢二維碼服務牌,全部配齊一碼(二維碼)一號(漁船號),漁民只需掃碼就能獲得勞動、工傷等20多個領域的線上法律服務。
在推進“法治海島”建設過程中,嵊泗縣司法局還注重涉企增值和重點群體服務全覆蓋。結合海島特色產業需求,建立訴訟、調解有機銜接的一站式爭端多元化解決平臺,為國有企業和貽貝產業等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同時,司法局還在重點景區等地增設公共法律服務點,為游客、患者和老年人等重點群體提供量身定制的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