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謝你們了!一開始我們還擔心會不會被‘踢皮球’,沒想到就跑了一個綜治中心,問題就解決了!”近日,寧波市海曙區石碶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綜治中心”)收到轄區居民王先生送來的“人民公仆 心系群眾”錦旗。
王先生所住的小區位于海曙區石碶街道雅戈爾大道一號,于2019年交付。因毗鄰杭甬高速,近年來,隨著通行的車輛大量增加,小區東北角靠近高速路段的幾幢住戶飽受車輛噪音滋擾,生活質量大大下降。為此,以王先生為代表的小區業主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來到綜治中心尋求幫助。
在詳細了解情況后,綜治中心立即指派“石晏品牌調解工作室”介入。調解員一面找到小區開發商,一面聯系高速公路管理機構,經過多輪協商,最終攜手各方達成統一意見——在高速公路的相關位置安裝隔音屏。至此,居民們的煩惱終于劃上了句號。
據了解,該綜治中心于2020年9月正式成立運行,占地約1200平方米,按照“1+5+N”標準,整合綜治、司法、信訪、公安等多個部門資源,采取常駐、輪駐、預約相結合的方式,入駐多名專職人員,構建起“一站式受理、全鏈條解決”的矛盾糾紛化解平臺。2024年,綜治中心信訪答復件共2926件,調解矛盾糾紛1260件,群眾滿意率達100%。具有當地特色的“石晏品牌調解工作室”等知名調解組織也被“請進”綜治中心,很好地發揮了“減壓閥”作用,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深受群眾好評。
在綜治中心的品牌調解工作室內,每天上午有6名兼職調解員輪流“坐診”,另有3名專職調解員負責24小時“急診”,如遇疑難復雜糾紛,還會邀請農村法律顧問、退休法官等專家進行聯合“會診”。為避免讓“當事人來一次講一次”、減輕群眾負擔,調解工作室還制定了首調責任制,要求首次接待調解的調解員需對案件全程跟蹤,保證效率,方便群眾。
作為處理矛盾糾紛的“前哨站”,綜治中心還根據群眾訴求,將調解力量向基層最末端延伸,“送診”到群眾“家門口”。
今年3月,石碶街道某小區住戶張某家因裝修掉落水泥石塊,導致一樓住戶王某家部分財物受損,雙方產生糾紛,甚至險些發生肢體沖突。綜治中心調解員獲悉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先安撫了雙方情緒,隨即結合法律法規進行釋法說理,得到了當事人的認可。張某對王某的損失進行了合理賠償,雙方握手言和。
調解周期平均縮短30%,“最多跑一地”模式讓群眾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網格化治理覆蓋率逐漸達到100%,扎實的工作力度換來滿格的“幸福溫度”;矛盾糾紛化解率持續保持100%,努力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石碶街道綜治中心正在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指引下,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可復制的“寧波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