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舟山市普陀區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社會治安治理難點,于今年初在外來人口多、社情復雜的沈家門街道城西區塊,創新打造了沈家門城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沈家門城西綜治中心”)。該中心作為普陀區深化“社會治理領域‘最多跑一地’”的重要實踐,統籌公檢法司、海洋經濟發展、海事、街道、村社等12個部門及群團組織實體入駐、一地辦公、協同作戰,有效破解“信息孤島”和“聯動壁壘”,顯著提升區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效能。
沈家門城西綜治中心充分發揮陣地作用,著力構建高效聯動機制。首創“海上聯勤指揮室”,推動5家涉海部門常駐合署辦公,實現涉海信息實時共享和執法行動無縫聯動。近日一次多部門聯合夜查行動中,依托該中心的高效指揮調度,執法人員一舉查獲132公斤違禁漁獲,處置效率較以往提升近50%。這充分體現了跨部門協作平臺優勢,真正實現了“一平臺響應、多部門聯動”的快速反應模式。
沈家門城西綜治中心科學劃分功能區域,構建起“前端快速感知、中端聯合處置、末端有效反饋”的治理閉環。在綜合服務窗口,群眾可“一窗受理、一站辦結”戶籍辦理、政策咨詢等事務,省去奔波之苦。聯合辦公區內,值班民警通過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對港區進行實時巡查,市場監管人員同步核驗信息,實現隱患風險的動態識別與快速處置。專業調解力量常駐調解室,已累計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73件,化解率達98.6%,充分詮釋“零距離”服務理念。
針對轄區遠洋漁民多、流動性強的特點,普陀區前瞻部署,強化源頭治理。在中心內設立“遠洋漁民宣教培訓中心”,整合公安、海洋經濟發展局、司法所等部門專業力量,改變過去公安“單打獨斗”的局面,圍繞治安法規、非法捕撈危害、合同糾紛處理等開展常態化、針對性聯合培訓,顯著提升宣教預防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同時,中心創新建立針對違約提前返港船員等特殊群體的“一人一檔”動態管理機制,通過前置性的信息采集和就業幫扶等措施,將風險防控關口前移,有效推動治理模式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的根本轉變。
沈家門城西綜治中心自實體化運行以來,綜治效能充分釋放,已主動排查并消除各類隱性風險217處。城西區塊社會治安狀況持續向好,發案數、有效警情數同比分別下降16%和18.9%,同時線索成案數、打擊處理數同比分別顯著提升32.5%和75%,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切實增強。
普陀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沈家門城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的成功運行,是普陀區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積極探索和有效成果。下一步,普陀區將不斷深化完善運行機制,總結推廣有益經驗,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普陀”,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