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占國代表浙江高院向大會報告工作。
會場內外,代表委員和全省人民的目光聚焦于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在一字一句之間透視全省各級法院取得的新成績、全省法院干警干成的新業績,看到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法治中國建設的生動圖景。
今天,讓我們轉換視角,透過報告,沿著人民法院的目光望去。
人民法院的目光始終聚焦“國之大者”。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毫無疑問是過去一年“國之大者”的突出內容。全省法院聚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扎實開展“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對婚戀家庭、鄰里關系、勞動爭議等“民轉刑”案件多發領域開展風險排查,做到公正司法定分止爭;堅持把依法辦案作為最好的風險防范,妥善處理涉企業信用債違約、互聯互保、P2P網絡借貸等金融糾紛案件17.3萬件,商品房買賣、建設工程等房地產糾紛案件3.2萬件。聚力嚴懲電詐犯罪,審結涉緬北等跨境電詐案件3647件7482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案件1798件2622人。聚力懲處偷拍盜攝違法犯罪行為,石某伙同他人在賓館房間安裝設備偷拍旅客并制作成視頻銷售牟利,吳興法院依法判處石某等5人有期徒刑十年至一年六個月,嚴厲打擊黑灰產業鏈。一個個沉甸甸的數字、一宗宗有力度的裁判表明:全省法院從來都與全國大局同頻。
人民法院的目光始終聚焦“省之大計”。營商環境最優省、創新浙江、高能級開放強省,毫無疑問是過去一年“省之大計”的關鍵詞匯。全省法院著眼營商環境最優省建設,開展商事糾紛化解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妥善審結涉企糾紛32.8萬件;依法采用“活扣”、“活封”、調解、和解等法律調節手段,及時解決超權限、超范圍、超時限“查凍扣”等問題;充分發揮破產審判“有效拯救”和“有序出清”的積極作用,審結破產案件5109件,化解金融不良資產415億元,盤活土地0.98萬畝、房屋420.7萬平方米,助力危困企業脫困重生、僵尸企業快速出清。著眼創新浙江建設,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2萬件,助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審理“‘小愛同學’喚醒詞案”“操縱‘網絡水軍’傳播虛假信息案”“‘搬運’電商平臺數據實施不正當競爭案”等涉數字經濟案件1.5萬件,促進新業態在法治軌道上健康發展,保護技術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著眼高能級開放強省建設,推動杭州、寧波國際商事法庭實質化運作,審結涉外、涉港澳臺商事海事案件4463件;巴拿馬籍油輪與利比里亞籍集裝箱輪在馬六甲海峽發生碰撞,外國船東主動選擇到浙江法院訴訟并適用中國法律,寧波海事法院一審判決后,被告主動履行判決義務3500萬元,在中國海事審判四十年之際彰顯中國海事司法的國際影響力和公信力。一個個沉甸甸的數字、一件件有效度的案例表明:全省法院從來都與全省發展同向。
人民法院的目光始終聚焦“民之大事”。引領良好社會風尚、優化司法便民服務、加強民生司法保障,毫無疑問是過去一年“民之大事”的法治關切。聚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司法的教育、評價、指引、規范作用,海鹽法院依法嚴懲“碰瓷”酒駕的敲詐勒索、詐騙團伙,江山法院依法駁回擅入景區非旅游區域意外墜亡方的索賠請求,普陀法院以詐騙罪依法嚴懲濫用平臺規則的“羊毛黨”。聚智讓司法服務更便民,系統集成訴訟服務中心、12368司法服務熱線、浙江法院網、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共享法庭等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菜單式、集約式、一站式訴訟服務;全省法院在線開庭3.9萬次、在線交換證據254.8萬次,電子訴訟應用率達92.5%。聚智讓民生保障更有效,用心用情用力審理涉教育、養老、醫療等與老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民生案件,審結一審民事案件67.1萬件;高度關注就業這一最基本民生,審結勞動爭議案件1.7萬件,依法保障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一個個沉甸甸的數字、一項項有溫度的舉動表明:全省法院從來都與人民期盼同心。
沿著人民法院的目光望去,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是法治浙江建設之“核”,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始終是全省法院擔好職責使命之“道”,改革創新始終是新時代新征程全省法院現代化建設之“力”。
今日的成績和蘊含的“法理”向全省人民宣示,爭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先鋒、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模范,全省法院必定繼續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