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后,結了果子我喊你們來摘!”“好的,那就一言為定!”3月11日下午,衢州市柯城區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負責人吳曄帶著審判團隊開展案件回訪,在九華鄉的山林間,與當事人有了一個充滿希望的約定。
“吳法官你看,我把這片山林都進行了修整?!碑斒氯肃嵢A(化名)指著新栽的樹苗介紹道,“你身邊的這棵小樹苗,是我專門從廣西買來的李子樹,那邊的是楊梅樹,再那邊的是竹子……”鄭華自豪地介紹著這些日子以來的山林修復成果。
望著眼前這片煥發生機的山林,吳曄的思緒不禁回到了2024年——
因盤山道路施工,大雨沖刷導致堆放在路邊的土方發生滑坡,泥石流無情摧毀了下方的林地,原本茂密的毛竹、刨花楠、桂花樹、銀杏樹只剩下斷裂的樹干、散落的枝葉。這是一起林木毀損引發的民事案件,原告鄭華是九華鄉當地人,他認為施工方未做好防護措施,導致施工土方沖毀自家林地,因與施工方多次協商未果,2024年12月,他選擇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將業主單位、建設單位、實際施工方都訴至法院。
案卷中證據圖片清晰地反映這片被毀壞山林的情形,觸目驚心,但起訴時間與滑坡時間相隔半年多,為了確定山林現狀,吳曄決定去現場看一看。
2025年1月8日,吳曄帶著審判團隊來到滑坡現場,發現滑坡的帶狀地塊清晰,上部巖石裸露,下部雖有一些草木生長,但與兩側的樹木相比,確實缺失了一大片林木。工程建設單位工作人員認為雙方原先已有協調的基礎,鄉政府也對毀損苗木進行過評估,愿意在法院的主持下繼續協調苗木賠償事宜。但原告不僅要求被告賠償毀損苗木的損失,還要求對植被水土情況恢復原狀。在這個問題上,雙方存在不同的意見,導致調解陷入僵局。
吳曄完成現場踏勘后,向相關森林資源評估公司進行咨詢,得知案涉地塊上部因坡度垂直角度較大,覆土噴灑種草籽不僅實施難度大,而且效果難以達到原先的密度。于是,吳曄再次找到鄭華溝通由其自行對林地實施恢復、由施工單位賠償復綠成本。經過多次溝通,鄭華接受了這個方案,2月28日,雙方達成和解。
作為柯城法院涉環資案件的審判團隊負責人,吳曄早在春節后開始著手梳理近一年來與山林修復、耕地復墾等相關的案件,計劃趁著春暖花開時節,實地查看這些曾經受損的生態環境修復情況。
驚蟄過后,萬物復蘇。3月11日這天,吳曄團隊決定在不告知當事人的情況下回訪九華鄉的這起山林損壞案,沒想到,卻在山腰意外遇到了正在埋頭種樹的鄭華。這場不期而遇,讓雙方都倍感驚喜。
望著新栽種的樹苗,吳曄想起上山路上看到的那些新種芭蕉樹,不禁問道:“你這是種了多久了?”
“天晴的時候我就來種一些?!编嵢A一邊培土一邊回答,“小時候我就跟著父親在這片山上種樹,沒想到長大了自己再種一遍?!彼嬖V法官,村里年輕人回鄉種地的并不多,自己是少數堅持下來的人,“大概是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現在終于明白,你為什么最終接受自行修復的方案了。你真的很棒!”吳曄點贊說。鄭華羞澀卻堅定地說:“我也覺得我自己很棒!”
“大約這就是環境資源審判的意義吧!綠色司法理念,不僅是要守護綠水青山,更要讓真正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們能夠一代代傳承這份熱愛,用心呵護生態環境。當這片土地遭受傷害時,司法要為他們提供堅強后盾,讓他們能夠勇敢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美好家園?!?/p>
回去的路上,吳曄感慨萬分。車窗外不時閃過一簇簇野櫻花,吳曄望著窗外,心中充滿期待:下一個春天,這片山林必將再次郁郁蔥蔥,而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的理念,也將在更多人心間生根發芽。